世界的矚目 哈佛大學的好奇 人類未來的關注
2023-08-31 | 文史處文宣室
在臺灣,我們熟悉證嚴上人的典範故事、也熟悉慈濟的善志業。但在知識殿堂裡,證嚴上人與慈濟事蹟是被慎重地看待為,人類史上的一場歷史性的奇蹟!吸引了中外知識分子對之不斷進行探索,想從中為人類的將來,找到依循的方向和啟示。
證嚴上人思想在哈佛
「證嚴上人思想與實踐研討會」,第九屆全球共善學思會,首次由哈佛文理學院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共同合辦,兩天研討會將在9月3日,臺灣時間20點30分,哈佛大學地理學講堂(Geological Lecture Hall),正式登場。中外傑出研究單位,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、芝加哥帝博大學、倫敦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澳門理工大學、臺灣慈濟與佛教相關研究單位,都將代表出席,發表論文,共同探討這段歷史的奇蹟。
論文主題豐富多元,除了從佛教史的縱深,看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,也從西方慈善歷史、人類學、教育學、語意學、倫理學、價值哲學等,多角度探索證嚴上人的社會影響力與證嚴上人的哲學,預計來自中外學者多達50名以上、200位會眾報名參加,哈佛大學商學院、法學院、神學院、醫學院等各領域專家學者都將與會出席。
中西激盪思想火花
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,研究員羅琳·里維斯 Caroline Reeves,將從西方慈善歷史的視角,看證嚴上人在慈善發展史上,如何帶來重要變革!西方慈善事業起於工業革命,多由經濟優渥的男性主導規劃,而女性僅有從屬地位、被認為只能負擔零星的救助工作。但證嚴上人自1966年成立慈濟功德會以來,上人號召每人存五毛錢,一起做善舉,歷經57年,慈濟慈善志業援助了128個國家地區、在全球創建超過500個服務據點。這段慈善歷史,為女性在中西慈善史上,創下前所未有的新頁。
芝加哥帝博大學人類學兼任教授黃芊妤,則通過人類學的視角,從慈濟組織與成員間的情感網絡,探索慈濟人如何在證嚴上人的帶領下,通過哪些動力?從而產生緊密且相互認定的關係。她認為,這樣的一個不斷匯聚的力量,就像一部展演中的《無量義經》,是當代非常獨特的一個團體。
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,Stefania Travagnin,特別從語言傳播學的角度,研究證嚴上人在佛教史上的貢獻。學者通過慈濟人的口述歷史,整理並理解上人的語彙,她發現,上人的開示不侷限於佛教教義,所有慈濟語彙同樣關注非佛教的重要價值觀、且接納並認同非佛教者的身分,體現出一種超越佛教的道德教育。
證嚴上人佛教思想開啟新局
此外,就證嚴上人推行茹素運動,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戴愛蓮副教授,特別透過糧食安全與環境永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。將帶我們發現,證嚴上人倡議茹素的背後,其實深刻回應了環境的科學認知與意識,同時也呼應了佛教宇宙觀,所謂天災來自人為心念之說。
為期兩天的論壇,除了有上述西方學者的精采觀察與分析,來自中國與臺灣的學者,也將從佛學思想脈絡、善的價值哲學,帶入他們對於證嚴上人思想與實踐研究的最新洞見。受邀學者都是長期關注中國人間佛教的頂尖學者: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何建明、澳門理工大學講師桑海、專研臺灣戰後佛教口述歷史的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侯坤宏、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、政大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佩瑩、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林建德、慈濟大學前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安梧及哈佛大學特聘學者、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何日生。
兩天論壇,中西學者總計發表12篇論文,歡迎您一起聆聽線上直播,共同參與這場人文知識饗宴,感受從天上來到人間的最美麗思想。
(文史處文宣室報導)
證嚴上人思想與實踐研討會 全球共善學思會 哈佛講座
9月3日 臺灣直播時間20:30
英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SANu_Y7uHO0
中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psRoUsSnYjs
9月4日 臺灣直播時間20:30
英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m7ztOar9wjQ
中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gKEAKKCJInE
證嚴上人思想在哈佛
「證嚴上人思想與實踐研討會」,第九屆全球共善學思會,首次由哈佛文理學院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共同合辦,兩天研討會將在9月3日,臺灣時間20點30分,哈佛大學地理學講堂(Geological Lecture Hall),正式登場。中外傑出研究單位,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、芝加哥帝博大學、倫敦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澳門理工大學、臺灣慈濟與佛教相關研究單位,都將代表出席,發表論文,共同探討這段歷史的奇蹟。
論文主題豐富多元,除了從佛教史的縱深,看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,也從西方慈善歷史、人類學、教育學、語意學、倫理學、價值哲學等,多角度探索證嚴上人的社會影響力與證嚴上人的哲學,預計來自中外學者多達50名以上、200位會眾報名參加,哈佛大學商學院、法學院、神學院、醫學院等各領域專家學者都將與會出席。
中西激盪思想火花
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,研究員羅琳·里維斯 Caroline Reeves,將從西方慈善歷史的視角,看證嚴上人在慈善發展史上,如何帶來重要變革!西方慈善事業起於工業革命,多由經濟優渥的男性主導規劃,而女性僅有從屬地位、被認為只能負擔零星的救助工作。但證嚴上人自1966年成立慈濟功德會以來,上人號召每人存五毛錢,一起做善舉,歷經57年,慈濟慈善志業援助了128個國家地區、在全球創建超過500個服務據點。這段慈善歷史,為女性在中西慈善史上,創下前所未有的新頁。
芝加哥帝博大學人類學兼任教授黃芊妤,則通過人類學的視角,從慈濟組織與成員間的情感網絡,探索慈濟人如何在證嚴上人的帶領下,通過哪些動力?從而產生緊密且相互認定的關係。她認為,這樣的一個不斷匯聚的力量,就像一部展演中的《無量義經》,是當代非常獨特的一個團體。
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,Stefania Travagnin,特別從語言傳播學的角度,研究證嚴上人在佛教史上的貢獻。學者通過慈濟人的口述歷史,整理並理解上人的語彙,她發現,上人的開示不侷限於佛教教義,所有慈濟語彙同樣關注非佛教的重要價值觀、且接納並認同非佛教者的身分,體現出一種超越佛教的道德教育。
證嚴上人佛教思想開啟新局
此外,就證嚴上人推行茹素運動,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戴愛蓮副教授,特別透過糧食安全與環境永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。將帶我們發現,證嚴上人倡議茹素的背後,其實深刻回應了環境的科學認知與意識,同時也呼應了佛教宇宙觀,所謂天災來自人為心念之說。
為期兩天的論壇,除了有上述西方學者的精采觀察與分析,來自中國與臺灣的學者,也將從佛學思想脈絡、善的價值哲學,帶入他們對於證嚴上人思想與實踐研究的最新洞見。受邀學者都是長期關注中國人間佛教的頂尖學者: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何建明、澳門理工大學講師桑海、專研臺灣戰後佛教口述歷史的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侯坤宏、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、政大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佩瑩、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林建德、慈濟大學前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安梧及哈佛大學特聘學者、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何日生。
兩天論壇,中西學者總計發表12篇論文,歡迎您一起聆聽線上直播,共同參與這場人文知識饗宴,感受從天上來到人間的最美麗思想。
(文史處文宣室報導)
證嚴上人思想與實踐研討會 全球共善學思會 哈佛講座
9月3日 臺灣直播時間20:30
英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SANu_Y7uHO0
中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psRoUsSnYjs
9月4日 臺灣直播時間20:30
英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m7ztOar9wjQ
中文直播連結
https://youtube.com/live/gKEAKKCJInE